購物車浮動框

手
機
端
二
維
碼
聯系我們
——
喝杯青酒 · 交個朋友 · 感情長久 · 還是青酒
公眾號
二
維
碼
青酒集團
——
貴州青酒酒廠有限公司前身為“貴州青溪酒廠”,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,是1955 年在青溪幾個較大的酒作坊上以公私合營成立,1956年轉為國營企業,早期產品有“青溪大曲”、“泉酒”、“金櫻大曲”等。
版權所有 :貴州青酒酒廠有限公司 黔ICP備11001402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貴陽
資訊詳情
中國白酒業集體反思
塑化劑陰影還未散去,白酒行業再遇利空。24日中央軍委下發通知加強作風建設,要求接待工作中不安排宴請、不喝酒。市場人士認為,該項規定對白酒業形成短期沖擊,但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。
之前,繼酒鬼酒后,中國白酒業的“一哥”茅臺酒也曝出塑化劑超標的問題。12月9日晚,網友“水晶皇”在博客公布53度飛天茅臺香港送檢的結果。據其貼出的檢測報告顯示:200ml被送檢茅臺酒檢出鄰苯二甲酸二(2-乙基)己酯(DEHP,塑化劑的一種)含量為3.3mg/L,該數據比中國酒業協會此前引用的國家標準高了120%。隨后,茅臺酒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,稱其產品塑化劑含量符合有關國家標準。這場發布會更應北大教授李可基發表著名的“塑化劑、三聚氰胺無害言論”而備受質疑。
盡管茅臺自我澄清,但白酒塑化劑風波繼續發酵。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的工作人員24日確認,該署已經介入處理茅臺塑化劑超標事件,將重新檢驗茅臺塑化劑含量。
衛生署的工作人員除開對“水晶皇”錄取口供外,還將在香港市場抽取其他的茅臺酒送去檢驗?!八Щ省狈Q,下一步將繼續投訴,將中能興業檢測出茅臺系列酒“漢醬”“習酒”塑化劑超標之事告知香港衛生署
香港衛生署的介入,再次將白酒業的沉疴——塑化劑引向更大的危機。白酒企業冀望通過時間來沖淡事件影響的愿望將落空,一旦香港衛生署檢測出超標,將對中國白酒業打出一記重拳——除產品本身質量問題外,誠信問題將是最大的拷問。
被隱瞞了18個月的塑化劑危機還遠沒有結束,也不應該結束。
現在,業內認為塑化劑超標有兩種原因:一是人為添加,旨在增加白酒口感和掛杯;二是生產、儲存環節的塑料制品及容器導致。前一種行為不可饒恕,尤其臺灣地區爆發塑化劑危害事件以后的添加行為更是犯罪。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證明此類行為,這也是酒企極力避免的。理所當然,酒企都把超標的罪魁禍首推向了生產和儲存環節,即便如此,酒企同樣不能逃避責任。
在臺灣塑化劑風波之后,在相關監管部門,白酒協會對塑化劑發布有關規定和指導之后,我們的白酒企業做了些什么?17個月,足以改造生產線了,也足以自檢了。請問相關白酒企業,你有對自己的每個產品自檢嗎?自檢的結果如何,如果超標,有沒有想到改造生產線。其要么沒有自檢,要么自檢后沒有選擇改造生產線以徹底相除隱患。反而是選擇了向消費者隱瞞,期待永遠隱瞞這一真相。
但紙終歸包不住火。酒鬼酒,茅臺塑化劑超標,表明了我們的酒企根本不重視質量,也未把消費者利益,尤其是身體健康放在心里。而是一二再,再而三地把不合格產品推向了市場,讓消費者喝到了肚子里。
現在,相關監管部門還沒有將塑化劑超標的白酒認定為不合格產品,因而相關企業至今也沒有產品召回的舉措,更談不上賠償問題。
我們不應該再懷疑媒體在塑化劑問題上的立場,也應該沒有什么所謂的“陰謀”。這個潛規則被捅破,得以讓更多的消費者不再受塑化劑傷害。所以,相關企業不值得同情,更不是什么“陰謀論”的犧牲品。白酒市值蒸發了上千億,這是白酒企業和投資機構都應該承擔的。
我們始終不明白的是,作為酒類監管部門和流通協會,在臺灣塑化劑風波之后,為什么不組織一次行業抽檢和自檢?這個行業類的潛規則為何被漠視如此之久?如果沒有媒體的監督,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還要被隱瞞多久,受傷害多久。我們的白酒企業,寧愿一擲千金在央視投廣告,動輒數億計爭各類“標王”。但卻不為基本的質量改造設備花錢,主動公布塑化劑情況。即便是酒鬼酒,據稱其改造生產線也不過花費幾千萬。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賺快錢,漠視質量,只重視表面文章。
我們還要問,那些重倉參與白酒價值投資的諸多機構,你們在調研公司時,除了看企業的業績和估值外,你們是否有無關注到企業產品質量的監控體系,是否多一個心眼問問相關企業塑化劑的問題。類似“酒鬼酒”這樣的黑天鵝事件還會上演,食品和藥品類企業,質量始終是生命,這絕不僅僅是口號。
中國白酒業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:應該集體反思,拿出切實可行的“限超”方案。相關監管部門應該立即明確:凡塑化劑超標的白酒,都應該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。只有監管的大棒一揮,企業在有真正的“限超”動力,消費者才有法可依,白酒業才能健康發展。